
联系我们 | |
巩义市盛威冶金炉料有限公司 | |
地 址: 河南省巩义市涉村镇西涉村 | |
电话:0371-64578859 | |
传真:0371-64578859 | |
手机:15238686199 13938297067 | |
联系人:李经理 | |
邮编:451200 |
浇注料温度降低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,相应地也有多种提高温度的方法,以下是具体介绍:
温度降低的原因
环境因素
低温环境:如果施工环境温度较低,浇注料与周围环境存在较大的温差,热量会迅速散失到环境中,导致浇注料温度降低。例如在冬季室外施工时,环境温度可能低于 0℃,浇注料的热量会快速被低温空气吸收。
通风散热:施工现场通风良好或有强风时,空气流动会加速浇注料表面的热量交换,使热量散失加快,导致温度降低。特别是对于大面积的浇注料施工,通风的影响更为明显。
材料因素
原料温度低:使用的浇注料原料本身温度较低,如在寒冷天气下储存的骨料、水泥等,当这些低温原料混合后,会使浇注料整体初始温度较低。而且如果原料含有较多水分,水分蒸发也会带走热量,进一步降低浇注料温度。
胶凝材料水化反应慢:胶凝材料是浇注料产生热量的重要来源,若胶凝材料的活性较低或配比不当,会导致水化反应速度缓慢,产生的热量不足,无法维持浇注料的温度。例如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较低时,水化放热量会减少。
施工因素
搅拌时间过长:过度搅拌会使浇注料与搅拌设备之间的摩擦加剧,产生过多热量损失,同时也可能破坏浇注料内部的结构,影响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,导致温度降低。
施工过程拖延:浇注料从搅拌完成到施工完毕的时间过长,在这段时间内,浇注料会不断向周围环境散热,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,温度降低会更加明显。
提高温度的方法
改善环境条件
搭建暖棚:在施工区域搭建暖棚,将施工环境与外界低温隔离开来,减少热量散失。暖棚内可采用加热设备,如电暖器、暖风机等,将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,一般建议施工环境温度保持在 15 - 30℃。
减少通风:在不影响施工和质量的前提下,尽量减少施工现场的通风量。可以关闭不必要的门窗,避免在风口处进行浇注料施工,减少空气流动对浇注料温度的影响。
优化材料选择和处理
预热原料:在使用前对浇注料的原料进行预热,如将骨料、水泥等在暖房中存放或采用蒸汽加热等方式,提高原料的初始温度。这样在混合后,浇注料的整体温度会相对较高,有利于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进行。
调整胶凝材料:选择活性较高的胶凝材料,或适当增加胶凝材料的用量,以提高水化反应的放热量。例如,选用高铝水泥或在普通水泥中添加适量的促凝剂,可加快水化反应速度,增加热量产生。
添加保温材料:在浇注料中添加适量的保温材料,如聚苯颗粒、纤维棉等,这些材料可以降低浇注料的导热系数,减少热量散失,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。
改进施工工艺
控制搅拌时间:按照规定的搅拌时间进行操作,一般不宜过长。例如,对于普通浇注料,搅拌时间控制在 3 - 5 分钟左右,避免因过度搅拌导致热量损失和材料性能下降。
快速施工:缩短浇注料从搅拌到施工完毕的时间,减少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,降低热量散失。可以组织足够的施工人员和设备,提高施工效率,确保浇注料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浇注、振捣等工序。
覆盖保温:施工完成后,及时对浇注料表面进行覆盖保温。可以使用塑料薄膜、岩棉被等保温材料,防止热量从表面散发到空气中,同时也能减少水分蒸发,有利于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持续进行,提高浇注料的温度和强度。